人的规矩意识和底线原则

        最近在看国学方面的书,辜鸿铭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中国人的精神”,说到,中国人之所以不需要宗教需要感是因为儒教里有一套哲学与道德体系。在普遍的意义上,它不属于任何一个宗教,但是,它的意义取代了宗教。因为人类是一种有灵魂的存在,使他不仅探索当下而且还去探索过去及未来——而不像动物那般只是生活在现当下。信仰便是通过赋予人类众生安全感和永恒感来减轻这种负担 。老子与庄子提倡中国人抛弃一切文明,去过一种纯粹心灵上的不朽的生活。而孔子一辈子都在尝试将社会与文明导向正途,来阻止文明的毁灭。而孔子的理论“三纲五常”中,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指仁、义、礼、智、信。礼教提倡的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规范。

     欧州的宗教教育人们要当个好人,而儒教教育一个人要成为一个好公民。而他最伟大的贡献是提供给人民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家观念。像人类社会中人的一切普通关系与行为一样,除了利益与恐惧外的基本动机,还有一种影响他们行为的更高尚的动机便是责任。即不仅仅是国家,而且一切社会与文明唯一真正理性的、永久的绝对的基础便是这种君子的律法以及人的名誉感。如果公民缺乏名誉感,政治上缺乏道德感,即便是人类社会中赌博与交易这一类的人际关系中,认可名誉感也是这么的重要与必要。

   历史上一切国家的公民社会的兴起常常是以婚姻制度为起点的,婚姻神圣不可侵犯的实质的、内在的、真正的约束力——则是名誉感,它是男人与女人之间的君子之道。在一切公民社会的国家里都认同的名誉感——君子之道便是婚姻制度的基础。而正是在这种制度下家庭才得以建立。至今中国人还将婚姻圣礼称作周公之礼,它一度给一切中国家庭的稳定与持久性提供了保证。其对于礼法的制约则保证了婚姻契约不受侵犯并被绝对遵守。如若没有它的存在人类就会走向灭绝。且在孔子的教义中,品行的中文表达为礼,曾被翻译为礼节、礼数或者礼貌,实际这个词的意思是品行。当君子的细腻情感与好品行用于道德行为时,其实就是名誉。

     孔子宣扬的礼“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一个真正的中国人,是过着同时具有成年人的理智以及孩童的单纯心灵的生活的人,这种灵魂和理性的巧妙结合正是中国人的精神。它是一种心灵的状态,一种灵魂式的性情,更简单的说,它是一种心态,一种宁静祥和的心态。这种心态让我们洞察了万物的生命,这正是一种充满了想象力的理性,也正是中国人的精神 。

    

评论

© liuying1986119 | Powered by LOFTER